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預防蛀牙
      • 乳牙牙套
      • 根管治療
      • 換牙長牙
      • 兒童矯正
      • 撞到牙齒
      • 笑氣鎮靜
      •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0-3歲
      • 3-6歲
      •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診間故事
      •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  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預防蛀牙 乳牙牙套 根管治療 換牙長牙 兒童矯正 撞到牙齒 笑氣鎮靜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0-3歲 3-6歲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診間故事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預防蛀牙 (21)
      • 看牙準備 (11)
        • 換牙長牙 (7)
          • 乳牙牙套 (3)
            • 根管治療 (2)
              • 兒童矯正 (3)
                • 撞到牙齒 (3)
                  • 笑氣鎮靜 (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舒眠麻醉 (3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診間故事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生活雜記 (5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小孩睡覺磨牙,超大聲怎麼辦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孩睡覺磨牙,超大聲怎麼辦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May 14 兒童矯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小孩睡覺磨牙,很大聲,牙齒會不會磨壞?」只要檢查牙齒沒有嚴重磨耗,多半會跟家長說不用擔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到自己的小孩四歲左右開始磨牙,才知道磨牙聲真的很嚇人。晚上夜深人靜,隔著小孩臥室的門都能聽到磨刀霍霍的聲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,通常認為是壓力大造成的,但是幼稚園小朋友磨牙也是因為壓力大嗎?小孩磨牙需要治療嗎?如何改善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謂磨牙症bruxism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覆的下巴和臉頰肌肉運動,可能是磨牙或緊咬,白天、晚上都會發生。通常家人會注意到的是夜間磨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聲≠磨牙症,如何檢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診斷磨牙症最嚴謹的作法是要作肌電圖或睡眠生理檢測,但是很少安排兒童去做。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指引,睡覺有磨牙的聲音,加上牙齒有明顯磨耗、臉部肌肉痠痛、咬肌肥大任一項,就算是磨牙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要治療嗎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童磨牙,不一定是異常。有一定比例的健康寶寶一歲長牙後會開始磨牙,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-10歲後,磨牙的情形會趨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的原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症本身非疾病,但是可能跟其他健康狀況有關,例如居家環境、飲食習慣、不良口腔習慣、睡眠障礙、用藥或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刺激物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居家環境有二手菸,或是兒童有攝取咖啡因,例如巧克力、奶茶、可樂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不良口腔習慣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咬唇、咬指甲、長時間使用奶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睡眠障礙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呼、淺眠、口呼吸的兒童,磨牙的比例也會偏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藥物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用過動、抗憂鬱、癲癇等藥物,副作用可能引起磨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心理壓力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歲以上的兒童較有可能因為壓力引起磨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是自我保護,也是警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顯示,有胃食道逆流、睡眠障礙的人,磨牙的比例偏高。胃食道逆流的人容易磨牙,可能是要促進吞嚥和分泌口水。而睡眠障礙的人為什麼會磨牙?睡覺的時候,尤其是平躺,下巴會後縮。原本是口呼吸的人,呼吸道偏窄,躺下會更窄,而磨牙時下巴會前凸,減少對呼吸道的壓迫。(註:胃食道逆流、睡眠障礙和磨牙的因果關係,目前仍屬推測。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改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良好的睡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睡眠時間、不開夜燈、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(巧克力、可樂、奶茶)、少用3C產品、避免二手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矯正治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呼吸嚴重,又有磨牙,可由牙醫師評估作矯正治療或肌功能訓練,改善口呼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保護牙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仍處於發育期的兒童不建議配戴保護牙套,會限制顎骨的生長,除非牙齒有嚴重磨耗,再考慮配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減少壓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歲以上,較有可能因為壓力大而磨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點回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磨牙不是一種疾病,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,代表生活習慣或身體出狀況。兒童磨牙,避免睡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(巧克力、可樂、奶茶)、少用3C螢幕、固定睡眠時間。如果兒童常常嘴開開、口呼吸,可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鼻子過敏,先改善過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延伸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鼻過敏、嘴開開?當心牙齒變暴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e Luca Canto, Graziela et al. “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bruxism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: a systematic review.” Clinical pediatrics vol. 54,5 (2015): 469-78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rra-Negra, Junia Maria et al. “Environmental factors, sleep duration, and sleep bruxism in Brazilian schoolchildren: a case-control study.” Sleep medicine vol. 15,2 (2014): 236-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uo, Huaqi et al. “What sleep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bruxism in children?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” Sleep & breathing = Schlaf & Atmung vol. 21,4 (2017): 1013-1023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yawaki, Shouichi et al. “Association between nocturnal bruxism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.” Sleep vol. 26,7 (2003): 888-92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vigne, G J et al. “Bruxism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: an overview for clinicians.” 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 vol. 35,7 (2008): 476-94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ulanda, Sylwia et al. “Sleep Bruxism in Children: Etiology, Diagnosis, and Treatment-A Literature Review.”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 vol. 18,18 9544. 10 Sep. 202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isini, Luiz Alexandre et al. “Interventions to reduce bruxis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: a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 and critical reflection.” 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 vol. 179,2 (2020): 177-18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明萱醫師 2017. Copyright ※各人體質不同,無法保證所有患者都能獲致相同效果。本部落格內容,非所有患者皆適用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提供建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避免牙齒東倒西歪的空間維持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孩子為什麼害怕看牙醫:談牙科恐懼(dental fear)三大原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員身強體壯,牙齒卻不太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撕下高敏孩子難搞的標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刷牙,父母一定要知道的三原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父子兩人,一人拿著手機,另一個拿著平板,低頭沉迷在遊戲中的世界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速連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預約看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落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service@babydentist.tw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聯絡電話: 07-719301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