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預防蛀牙
      • 乳牙牙套
      • 根管治療
      • 換牙長牙
      • 兒童矯正
      • 撞到牙齒
      • 笑氣鎮靜
      •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0-3歲
      • 3-6歲
      •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診間故事
      •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  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預防蛀牙 乳牙牙套 根管治療 換牙長牙 兒童矯正 撞到牙齒 笑氣鎮靜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0-3歲 3-6歲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診間故事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預防蛀牙 (21)
      • 看牙準備 (11)
        • 換牙長牙 (7)
          • 乳牙牙套 (3)
            • 根管治療 (2)
              • 兒童矯正 (3)
                • 撞到牙齒 (3)
                  • 笑氣鎮靜 (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舒眠麻醉 (3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診間故事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生活雜記 (5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兒童看牙的關鍵條件 - 年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童看牙的關鍵條件 - 年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 Oct 18 看牙準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童牙科醫師如何幫不同年紀的孩子看牙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師的技巧會根據兒童的年齡調整。同樣有蛀牙的二歲半和三歲半的孩子,醫師的治療計畫可能完全不一樣。父母親帶孩子看診前,可以先了解醫師的看診策略,預先告知孩子,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齡的分界點:3歲、6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歲以下:不配合是正常的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長第一顆牙齒(約6-8個月大)就可以開始看牙科了。但是3歲以下的小小孩,因為理解能力和自制力尚未成熟,看診哭鬧是正常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歲以下的兒童以檢查和塗氟等短暫的療程為主。若有蛀牙需要治療,只能藉由全身麻醉或舒眠麻醉的方式,完成較複雜的治療。所以3歲以下的兒童,一定要好好潔牙(長第一顆牙就要開始刷牙),若有蛀牙需要治療,因為行為無法配合,療程相對複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-5歲:適當引導,事半功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到5歲的孩童,有一定的理解、語言和自制能力,是兒童牙科醫師最常遇到被轉診來的年齡層。醫師會先了解孩童的口腔狀況、過往看診經驗、飲食以及潔牙習慣等,之後再跟小朋友互動,建立良性的關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常被兒牙醫師運用的技巧,是Tell-Show-Do:先告知兒童要使用的器械以及步驟,當孩童有些許了解後,再正式於口腔內執行治療步驟。每個孩童的理解能力不同,Tell-Show-Do所需時間和次數也會不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次看診,因為要和兒童建立關係,通常不會作侵入性的治療,讓孩子對牙科有良好的印象並且信任醫師後,再約診作治療。3-5歲的孩子,學習能力很強,適當的引導,通常都會漸入佳境,熟悉看診流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歲以上:理性溝通為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歲以上孩童,如果還是排斥或害怕看牙科,就比較棘手。這個年齡層的孩子,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,不適合強迫接受牙科治療,會影響孩子對醫師或家長的信任感。除了兒牙醫師對孩童的行為處理,也需要父母親事先和孩童告知及溝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歲以上的孩童,如果拒絕看牙,大多數是針對局部麻醉(打針)等較不舒服的療程,要突破孩子的心防,需要時間讓孩子信任醫師,並以正向鼓勵的方式為主,威脅利誘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效果有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論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歲、6歲的年齡分界點是最初步的評估,臨床上還是以孩子的理解能力、語言能力和個性來決定治療方式,當孩子有特殊狀況時(例如:發展遲緩、重大傷病、身心障礙等),也要作個別考量。針對家中不同年齡的孩子,父母親可以參考文章中的方法引導,記得每3-6個月就要看一次牙科,定期檢查才能顧好牙齒的健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延伸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我不要打針!>牙科的大魔王- 局部麻醉注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向阿德勒教養學兒童看牙:3招輕鬆搞定孩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害怕看牙醫?找痛點,建立信任,三不三要政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孩子看牙醫時,爸媽陪或不陪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明萱醫師 2017. Copyright ※各人體質不同,無法保證所有患者都能獲致相同效果。本部落格內容,非所有患者皆適用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提供建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早餐吃了什麼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功刷牙的關鍵:「地點」和「姿勢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鱷魚先生親一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針不哭哭的神奇魔法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牙也要裝牙套?不是還會換牙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敗蛀牙,只靠牙醫師是不夠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速連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預約看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落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service@babydentist.tw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聯絡電話: 07-719301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