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預防蛀牙
      • 乳牙牙套
      • 根管治療
      • 換牙長牙
      • 兒童矯正
      • 撞到牙齒
      • 笑氣鎮靜
      •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0-3歲
      • 3-6歲
      •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診間故事
      •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  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預防蛀牙 乳牙牙套 根管治療 換牙長牙 兒童矯正 撞到牙齒 笑氣鎮靜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0-3歲 3-6歲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診間故事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預防蛀牙 (21)
      • 看牙準備 (11)
        • 換牙長牙 (7)
          • 乳牙牙套 (3)
            • 根管治療 (2)
              • 兒童矯正 (3)
                • 撞到牙齒 (3)
                  • 笑氣鎮靜 (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舒眠麻醉 (3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診間故事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生活雜記 (5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抽神經好可怕?乳牙抽神經(根管治療)的五大疑問QA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抽神經好可怕?乳牙抽神經(根管治療)的五大疑問QA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 Sep 02 根管治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版權所屬 : catalin20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他這顆牙齒蛀洞很深,可能需要抽神經。」我看著小傑的X光,跟家長解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要抽神經?他還那麼小,可不可以先補起來?」小傑的爸爸,一臉驚恐的看著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這樣,之後很可能會痛或發炎喔。」我耐著性子解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醫師,反正以後還會換牙,還是你先開個藥就好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臨床上,跟家長告知孩童需要抽神經時,家長震驚的表情彷彿該顆牙齒被判了死刑。還有很多人會拒絕治療,只願意保守處理(例:吃藥、填補),或是從此消失不再回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管治療,或是俗稱的『抽神經』,因為名稱聽起來很嚇人,大眾普遍持負面的想法。其實,不論恆牙或是乳牙,需要抽神經的原因類似。但因為乳牙之後還會換牙,治療的細節、注意事項和恆齒略有差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會針對家長最常提出的抽神經五大疑問,一一解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都沒有痛過,為什麼要抽神經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牙齒需要抽神經,常見原因為蛀牙或是曾經有外傷(例:撞到牙齒)。孩童的症狀大多為牙痛,但也可能神經已壞死或化膿,所以不會有急性疼痛。另一情形,該顆牙有很深的蛀牙,神經有被細菌感染的可能,也會建議抽神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兒童身上,常見牙齒已經有大蛀洞、長牙包(化膿)或是感染擴散導致蜂窩性組織炎,孩童都不曾喊痛,以致家長沒有即時發現,延誤就診。可能是孩童害怕看牙而隱瞞,或是症狀初期小朋友說不清楚哪裡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:牙痛通常要抽神經,但不痛也可能需要抽神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不做治療會有什麼影響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要抽神經的乳牙,如果沒有即時接受治療,持續發炎或是擴大範圍,除了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,對於未來的恆牙也會有不好的影響:恆齒可能會發育不良(顏色偏黃褐色、表面粗糙、形狀異常,且通常容易蛀牙)、位置改變(牙齒會想要逃離不好的環境)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:該做的治療,要勇敢面對,避免併發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抽神經對未來牙齒的影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牙和恆牙的神經是獨立的,所以乳牙抽神經,未來的新牙齒仍然會有自己的神經組織。抽神經後,需定期回診,且建議每6-12個月拍X光檢查,以確保治療品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:乳牙的神經抽掉,新長的牙齒還是有神經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不想抽神經,可以直接拔掉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牙的功能除了咀嚼、發音、美觀,另一重要的功用是為未來的恆牙保留位置。過早拔除,鄰近的牙齒會傾斜、移位,之後新牙齒要萌發時,會缺乏足夠空間,牙齒長不出來或長歪,反而需要矯正牙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乳牙因為長時間反覆發炎、曾引起蜂窩性組織炎、牙齒結構破壞過大,仍須拔掉,需由醫師評估拔牙後需不需要配戴空間維持裝置,避免旁邊的牙齒長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:乳牙需要拔牙時,要注意隔壁的牙齒會不會長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抽神經後一定要裝牙套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抽神經後的乳牙,若剩下的齒質不足以抵抗咬合的力量,會建議裝牙套保護。或是牙齒本來就有很大的蛀洞,無法以樹脂材料填補修復,也會建議裝牙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乳牙不是還會換牙嗎?還需要裝牙套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,乳牙是會換牙,但是乳牙的後牙(臼齒)換牙一般要九歲才開始。很多嚴重蛀牙的小朋友,三四歲就滿口大蛀洞,到換牙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蛀牙的牙齒,就像是颱風過後破洞漏水的房子。抽神經只是把房子裡面的淤泥打掃乾淨,毀損的屋頂或牆壁要靠牙套來重建。沒有牙套,房子內部清的再乾淨,仍然會漏水甚至倒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抽神經後沒有裝牙套,容易再度發炎、甚至裂掉,最後走上拔牙一途。辛辛苦苦花時間抽神經後,卻因為沒有裝牙套,反覆感染、斷裂而拔掉,實在令人惋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:抽神經後,不論乳牙或恆牙,都建議要裝牙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喜歡看影片的朋友,可以看以下的影片,有重點整理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師會根據牙齒疼痛的情形、臨床檢查和X光影像判斷是否該抽神經(根管治療)。乳牙的治療對於未來的新牙齒的影響深遠。各位家長有任何疑慮時,請和醫師充分溝通,而且要定期回診追蹤,才能確保治療的品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本文更新於2020.12.07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明萱醫師 2017. Copyright ※各人體質不同,無法保證所有患者都能獲致相同效果。本部落格內容,非所有患者皆適用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提供建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刷牙,父母一定要知道的三原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嬤帶女孩來,等了一個小時,只為了一顆剛長的牙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吃鈣可以補牙齒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閱讀心得《挺身而進》臉書營運長給職業婦女的3個建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鬼牙?談新生兒長牙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兇小孩、不讓家長陪?最容易被誤會的牙醫行為處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速連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預約看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落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service@babydentist.tw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聯絡電話: 07-719301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