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台東到高雄,160公里的距離,三年來始終不間斷。
2020 Sep 09 診間故事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一早開診前,瞄一眼今天看診的名單,看到熟悉的名字。當牙醫師久了,會有很多認識好幾年的病人,說是看診,更像是跟老朋友聊天。果然時間一到,就看到熟悉的身影,一老一小推開門走進來。
「阿嬤早,今天坐火車來嗎?」
「沈醫師早,今天坐火車啦,啊這兩罐要送給妳。」
阿嬤從背包裡拿出兩大罐裝滿醃製品的玻璃罐。
接過手來,才發現這玻璃罐沉甸甸的。
「阿嬤,這個很重耶,你這樣一路揹來喔。」
「就她媽媽堅持要我拿來,這個我們自己做的,很好吃喔。」
「下次帶輕一點的東西啦,這個太重啦,從台東一路揹來太辛苦了。」
「拍謝啦,她媽媽要上班沒辦法帶他來。叫我一定要拿來給沈醫師,謝謝你照顧她的牙齒。」
每三個月,阿嬤總是不缺席地帶小女生遠從台東來高雄看牙齒。
第一次回診時,我隨口問道「今天是坐火車來嗎?」
「阿嬤開車戴我來的。」
「阿嬤開車?今天要住高雄嗎?」
「等下看完牙齒就要回台東了。」
那時台九線新南迴公路還沒開通,從高雄到台東市區需時三至四小時。開一趟路要耗費不少體力,更不用說老人家開車當天來回,太令人擔憂了。
「阿嬤,你們要不要在台東就近看診就好,到高雄來太遠了啦。」
「沈醫師,她住院的時候,牙齒是你治療好的,給你看才放心。」
「阿嬤,那你下次坐火車來,不要開車啦,太辛苦了。」
阿嬤也真的把我的話聽進去了,之後每次都是坐火車來,再轉公車到醫院。就這樣從小女生五歲,持續定期回診到八歲。
在高雄執業多年來,遇過從屏東、台南、彰化、嘉義等外縣市來的患者,甚至從離島金門、馬祖、琉球來的也有。
每個從外縣市來看診的兒童,背後都有個故事。
這位小女生,住台東,某天晚上突然發燒,右臉頰還腫起來,臉腫到眼睛變瞇瞇眼。爸媽相當擔心,直接開車載她直衝高雄的醫學中心就診。當天來急診就被收住院治療。
住院期間,因為發炎指數持續偏高,藥物控制不下來,負責的小兒科醫師照會牙醫師會診。我幫她拍X光,找出發炎的牙齒,做根管治療清創,兩天後症狀就緩解了。
對我稀鬆平常的一個上班日,小女生的家長卻感激在心。出院後,仍不間斷地從台東回診,把口內其它的蛀牙一個接一個治療好。
阿嬤也真的把我的話聽進去了,之後每次都是坐火車來,再轉公車到醫院。就這樣從小女生五歲,持續定期回診到八歲。
在高雄執業多年來,遇過從屏東、台南、彰化、嘉義等外縣市來的患者,甚至從離島金門、馬祖、琉球來的也有。
每個從外縣市來看診的兒童,背後都有個故事。
這位小女生,住台東,某天晚上突然發燒,右臉頰還腫起來,臉腫到眼睛變瞇瞇眼。爸媽相當擔心,直接開車載她直衝高雄的醫學中心就診。當天來急診就被收住院治療。
住院期間,因為發炎指數持續偏高,藥物控制不下來,負責的小兒科醫師照會牙醫師會診。我幫她拍X光,找出發炎的牙齒,做根管治療清創,兩天後症狀就緩解了。
對我稀鬆平常的一個上班日,小女生的家長卻感激在心。出院後,仍不間斷地從台東回診,把口內其它的蛀牙一個接一個治療好。
「阿嬤,回台東的車票有買了嗎?有座位吧。」
「有有有,沈醫師謝謝。」
看診結束後,阿嬤小心翼翼將健保卡放入皮夾,揹起背包,牽著孫女的手。
「跟沈醫師謝謝。」
「醫師阿姨謝謝。」
「回去小心啊,掰掰」
看著祖孫離去的背影,為這孩子感到幸福。即使台東到高雄距離遙遠,在家人的支持下,還是有辦法將治療完成。從滿口蛀牙到一口好牙,背後是全家人深厚的情感和疼愛。
「有有有,沈醫師謝謝。」
看診結束後,阿嬤小心翼翼將健保卡放入皮夾,揹起背包,牽著孫女的手。
「跟沈醫師謝謝。」
「醫師阿姨謝謝。」
「回去小心啊,掰掰」
看著祖孫離去的背影,為這孩子感到幸福。即使台東到高雄距離遙遠,在家人的支持下,還是有辦法將治療完成。從滿口蛀牙到一口好牙,背後是全家人深厚的情感和疼愛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