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預防蛀牙
      • 乳牙牙套
      • 根管治療
      • 換牙長牙
      • 兒童矯正
      • 撞到牙齒
      • 笑氣鎮靜
      •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0-3歲
      • 3-6歲
      •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回主選單
      • 診間故事
      •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  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關於寶寶牙醫
    • 護牙文章
      預防蛀牙 乳牙牙套 根管治療 換牙長牙 兒童矯正 撞到牙齒 笑氣鎮靜 舒眠麻醉
    • 看牙準備
      0-3歲 3-6歲 心理建設
    • 診間趣事
      診間故事 生活雜記
    • 門診表&預約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預防蛀牙 (21)
      • 看牙準備 (11)
        • 換牙長牙 (7)
          • 乳牙牙套 (3)
            • 根管治療 (2)
              • 兒童矯正 (3)
                • 撞到牙齒 (3)
                  • 笑氣鎮靜 (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舒眠麻醉 (3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診間故事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生活雜記 (5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小朋友好好看牙的必要手段:噓,爸爸媽媽不要講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朋友好好看牙的必要手段:噓,爸爸媽媽不要講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Aug 02 看牙準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教學觀摩日,一大早,幼稚園的門口就停了一整排車。小班教室後方,擠滿了家長,有些跟小孩揮揮手,有的拿著手機對著自家小孩拍個不停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朋友們看到爸爸媽媽竟然出現在教室裡,大多數會轉過頭來直盯著家長看。有個小女生直接跑過來要媽媽抱,另一個小男孩哭著要媽媽帶他回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在教室前方的音樂老師,忙著叫小朋友圍成一圈坐好、還要發響板和三角鐵。Baby shark音樂都下了,還有小朋友黏在家長旁邊不肯回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好,每學期只有一天的教學觀摩日,不然老師根本沒辦法好好上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你知道嗎?對兒童牙醫,天天都是教學觀摩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幫小朋友補蛀牙時,牙醫會像幼稚園老師上課時一樣,跟兒童講解過程、安撫情緒。「你看,這是醫師阿姨的電動牙刷,等一下要幫你抓蛀牙蟲」,這時候,站在一旁的家長,如果拿出手機拍照、講電話或是好心提醒小朋友「躺好、不要亂動」大家覺得,小朋友有辦法專心聽醫師解說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幼稚園兒童,本來就容易分心,如果爸爸、媽媽,加上阿公阿嬤都站在一旁直盯著看,小朋友會乖乖安靜躺好看牙,還是一直討拍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童看診時,家長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讓小朋友好好合作看牙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教學觀摩日,老師會要求家長觀看時,不要拍照錄影或與孩子交談。學習活動進行時,也不要打斷老師和孩子的互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樣的,下次看牙醫,大家可以記得以下二點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盡量只有一位家長進到診間陪同,避免兒童分心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醫師開始看診後,不要與孩子交談互動,以微笑、點頭示意即可(尤其是進行較困難的療程時,例如打麻醉針、抽神經。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診時,父母的任務是陪伴,請把話語權留給醫師。可以跟孩子約定「看牙齒的時候要專心聽醫師說話,媽媽(爸爸)會在旁邊陪你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遇到牙醫師說「媽媽(爸爸)先不要說話,在旁邊陪他就好」,乍聽之下,家長會覺得有點尷尬,其實這是牙醫師讓小朋友好好看牙的必要手段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次看診,坐在一旁跟小女生牽手的媽媽,整整半小時都在重複我說的話:「嘴巴張大」、「妳快聽醫師的,嘴巴張大點」,「要刷牙了」、「醫師要幫妳刷牙了,誰叫妳平常都不好好刷牙,牙齒好髒。」我說一句,她說兩、三句。同時有兩個人在發號施令,效果不會好,只會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帶兒子去看小兒科,出於媽媽焦慮的本能,也常常想要「好心」提醒兒子:「醫師要檢查喉嚨,趕快坐好,嘴巴張大點。」但是我會忍住,並提醒自己退一步,不要插嘴,讓醫師主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齡前兒童,和家長的關係緊密。只要家長一開口,小朋友一定優先聽爸媽在說什麼,就不容易聽到醫師的解說。就像是教學觀摩日,小朋友一看到爸媽出現在教室,就衝過去要抱抱,沒辦法坐好上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裡有小小孩,要順利完成牙科治療,請謹記:一位家長出席最佳,僅陪伴不交談。話語權留給醫師,才能有效和孩子溝通,完成複雜的治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明萱醫師 2017. Copyright ※各人體質不同,無法保證所有患者都能獲致相同效果。本部落格內容,非所有患者皆適用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提供建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針不哭哭的神奇魔法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兒童牙科不要隨意說出口的一句話:「眼睛閉起來,不要看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只是看牙- 早期療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五位幼稚園兒童,至少三個有蛀牙:預防蛀牙,台灣家長最常忽略的三件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台東到高雄,160公里的距離,三年來始終不間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寒假去日本玩,玩到進警察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速連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預約看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落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service@babydentist.tw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聯絡電話: 07-719301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寶寶的第一個牙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